Nathanaël.
Seize the passion.

 

过得“很现象”。

在此之前的人生态度是,努力挖掘深度,努力建构高度。

但是最近因为心情很爆炸所以看了几本口水书(哦所以可能这才是我阅读量激增的真正原因吗J),感觉世界观又受到了一些洗刷。

曾经的我极端讨厌无意义的自作聪明的对话——a waste of life;极端喜爱并践行无条件的谦逊和好学——humble to the dust。也极端地向往着淋漓尽致的思辨、深刻错综的矛盾和光怪陆离的罕物(包括现象与事物本身);所以同样极端地视这类书为社会毒瘤,认为这完全是短视的井底之蛙的沾沾自喜。

但是从上一次看到这种类型的书到如今再一次看到这段时间之间,越来越多的事情在改变我的三观。有时候是一个缓慢的量变过程,有时候是在一个特定的点。主观与客观像两颗球弹跳着碰到一起然后啪地爆炸,粉末和液体混合成奇异的颜色。

所以突然开始反思,尚年轻的人,是不是应该过得“很现象”。将年轻的身躯投向自身以外的事物,拥抱这个花花世界,疯狂交朋友,用票根做scale,把走过的里程数、天数都标注出来,在接受这个世界雕刻的同时也试图用膨胀的自我表达留下很多痕迹。能够借以标榜的事物因为清晰可见,所以总是很现象,反过来说现象也总是容易借以标榜。

但是今天突然觉得,活得“现象”一点为什么不好呢。

今天全程经历了模拟面试大赛。选手们都带着赤诚的雄心,自信与怀疑并行不悖。我也曾经坐在圆桌上,胸口贴着10号标牌,但那是一场决定“生死”的战役,好运和坏运互相拉扯,最终没有什么值得记录的结果。然而站在选手之外的角度又会是另一种心态。人生有多少破绽就有多少不计成果的欢乐,没必要提前把自己弄得老气横秋。从静止的状态转换到活脱乱撞的状态,一个地点在脚下变成一个方向,不断衔接连缀或者引导形成一种人生走向,这种走向其实没有什么硬性标准可以评价。

本质的东西难以或无法标榜,因为一旦标榜就成为了现象。不要早点接受抽象概念的洗礼,反正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它们根本就不存在。面对无法把控的主观性,现象令人感到安心和满足。但这么说又有点强加因果。过得“很现象”不应该是建立在“本质不存在”的基础上。“很现象”本身具有优势——那些容易获得的欢乐和容易标榜的幸福,很大程度上是我们活着的理由。

但本质又无法存在——只能看你究竟信任哪种评判标准。到达并刺穿一个现象得到一个本质或许多本质,刺穿了无数现象获得无数本质,一个自称为“真理探求者”的人终其一生也不过是为了洞见尽可能多的本质。然而本质被各种各样的评判标准归类,如同芹菜被无数麻绳束在一起。

我突然不想做那个花费大半辈子辛勤地捆芹菜的人了。


评论(1)
热度(2)